Copyright © 2021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修复师一直被认为是修片匠,没有参评研究岗位,没有职称,没有好的待遇。但是,这与修复师的实际能力和作出的贡献是不相符的。面对珍贵的老照片,应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只有具备了良工,才能谈如何修复。旧照片修复是一门需要时间积淀、经验积累的技艺,从业者掌握基本的传统修复技法也许很快,但是要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则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需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耐心和毅力。 当今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时代,冯其庸先生曾说:从破四旧到今天国家提倡保护文化遗产,这个变化应特别珍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盛世修文的历史传统正在延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古物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经自然灾害、兵燹火厄的涤荡,流传至今的珍贵典籍已经十不存一,大量处于濒危状态的孤本,亟须修复。 老照片修复不仅是修复文献,更是修复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修复文明的创伤。这一冷门行当获得关注,修复作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可和重视。修复工作者从事的正是最基础的——让旧照片里的文字活起来。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照片修复工作也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需要社会的支持、从业人员的执着努力、公众的积极参与,中华文明必将修复历史的破损和斑驳,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