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1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人们常说的老照片,国际上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而1953年之后,大部分相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 在中国,对老照片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当然也可以说以前的照片都可以叫做老照片,但我们今天探讨的基本以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限,也就是1949年之前的照片。这些照片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从摄影术传入中国开始到民国建立之前的晚清照片,摄影术在1839年由法国人正式发明后没有几年便传入中国。而中国大规模的摄影活动则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正式开始,所以1850年到1911年之间拍摄印制的照片是中国第一批老照片,虽然由于摄影技术条件的限制,这其间拍摄的作品主要是人的肖像,风景、民俗较少。 早期很多是玻璃湿版所印蛋白照片,一般经过手工上色。虽然现在来看清晰度不是很高,但因为这批照片存量少,因此成为国内和国际收藏人士首先追逐的珍品。在目前中国的古董市场中,蛋白照片十分少见,尤其是一些风景、民俗照。 由法国海关总检查长于勒·埃及尔所拍的耆英照片,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照片。 2、从民国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作品 也就是从1912年到1949年,可以叫民国作品。由于技术的发展,这其间摄影题材丰富了,摄影者也更加深入生活,存世照片总体数量增大,整体价值要低于晚清作品,但这其间一些新的摄影形式如全景照,艺术照,以及照片图册等的价值依然很大。 这两类照片,从总体民间存量来看,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持续的社会动荡和一九六六年的“破四旧”运动,对摄影作品保存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晚清照片目前存量很少,民国作品相对多一些,尤其是一些家庭照片,保存相对完好。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西方人也获得了在中国境内任意旅行的特权,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回国时也带走了大量照片,保存至今品相完好的照片数目也相当庞大,不少照片这两年开始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