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1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民航资源网2015年5月8日消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民航系统还没有空中乘务员这个职务,只有飞行员。在长途飞行中,只有报务员会抽空为乘客倒水,其它航班上基本都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直到1955年下半年,新中国民航首次招收空中乘务员。考虑到民航乘务员的工作性质,此次招收空乘一律由各学校推荐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女毕业生,而不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经过层层挑选,最终选定了18位女学生,新中国第一代“空姐”由此诞生。 1956年,新中国民航第一批空中乘务员走上飞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毛泽东主席乘机时曾亲切地称空中服务员为红色空中小姐,红色空姐成为那个年代共和国天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空姐和中国民航也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一步步破雾前行。 这18名年轻的女孩子们当时隶属于空军,并且对这第一批“空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参加飞行两年后才能谈情说爱,至于结婚,需要组织同意,并经过严格的政审,才能决定是否获得通过。后来,民航飞行队从空军调来一批飞行员,按年龄他们都该结婚成家了,这批女乘务员自然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目标,最终这18名空姐中有15个人嫁给了飞行员。 1979年,中国民航脱离空军代管,民航开始招收第一批由地方上公开招收的、没有军籍的“空中小姐”。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使用的是飞行中机身颠簸剧烈、客舱内煤油味重的机型。因此这批空姐几乎是按照选空军的标准来选的,考核时要经过目测、笔试、政审等多个环节,尤其对体质的考察比现在要严格许多,身上不能有疤痕,脸上不能有痘痘。随着这批空姐的上岗,也掀开了中国民航服务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