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位于河南郑州北郊的黄河南岸,旧时称作桃花浦,春来繁花似锦,遍地桃花,明朝时有人在此建成花园,终年花开不谢,引得附近百姓争相游赏,因旁边渡口连接黄河两岸通道,故得名花园口。 花园口决堤 1931年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继续南下,到1935年已在事实上控制了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声称下一步要占领黄河以北,包括山东全省。此时蒋介石的顾问法肯豪森就提出以后可以通过掘开黄河大堤阻来挡日军的主意,因他在担任德驻日大使馆武官期间,就见识过日本趁火打劫的行为,认为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只是时间问题。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随后占领上海,12月13日,南京沦陷,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蒋介石被迫迁都重庆,同时组织部队抵抗日军。以徐州为中心,在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展开了大规模防御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期间由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信心,于是蒋介石立即将20多万中央军调到徐州,准备借李宗仁胜利的余威再痛击日军。 而日军看到大量集结的中国军队,也正好想以此机会消灭中国主力,于是迅速集结了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蒋介石一看主力要被围,匆忙之间决定放弃徐州。 1938年5月19日,日军占领了徐州,蒋介石下令火速突围,撤离徐州,避免与日军决战。主力突围后,日军继续追击,而土肥原贤二率约二万日军强渡黄河进入兰封地区,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此时中国军队程潜部有12万人,日军2万人,如此兵力悬殊应该是能全歼日军的,所以蒋介石亲自飞往郑州指挥此次战役。 5月23日,日军进攻兰封,开始突围。镇守兰封的是蒋嫡系桂永清,但装备精良的桂永清仅守了不到一天,日军的步兵还没冲锋桂永清就跑了,致使日军跳出了包围圈,程潜只得再次调兵围攻。就在又有全歼日军希望的时候,商丘守将黄杰又不战而逃,理由是电台被炸无法联系。两支嫡系不战而逃,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1938年6月1日,日军占领了兰封,继续向50公里外的开封进攻。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开封失守已成定局。如果日军继续西进占领郑州,沿平汉铁路南下就直接威胁到武汉,而此时武汉还有许多机关部门和物资都还没来得及运往重庆。 到6日,开封沦陷。7日,郑州旁的中牟失守。 蒋介石根本没料到如此迅速地被逼到城下,经过紧急磋商,决定执行黄河决堤计划,用洪水来阻挡日本侵略者的步伐。 黄河泛滥地区 决堤的任务交由黄河守卫商震部执行,最先是选在中牟县的赵口,但由于流沙太多没能扒开,后来紧急换到赵口以西的花园口掘堤,士兵分组轮流掘堤,经过两天两夜的挖掘,6月9日凌晨,花园口终于被挖开。 决口后,汹涌的黄河水迅速下泄,第二天上游又降了一场暴雨,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冲开,两股水流汇合后开始外溢,瞬间冲断了陇海铁路线向东南地区狂灌而去。 水到之处,村庄房屋尽数冲毁,罹难百姓不计其数,最后形成了穿越豫皖苏三省的黄河泛滥区,总面积达到5.4万平方公里,共有44县市受灾,约2000万亩耕地被淹没。 决堤之前,蒋介石就想过会产生的后果,所以提前将花园口附近的百姓遣散,但下游的百姓就无法顾及了。 6月11日,中通社发出专电:日军于9日猛攻中牟县附近的国军阵地,因为国军依靠黄河顽强抵抗,日军不断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导致该处黄河堤坝被摧毁,洪水泛滥。仅过一天,又发专电称:日军飞机30余架,飞至黄河南岸赵口一带投弹数十枚,炸毁村庄数座,又在黄河缺口处扩大轰炸,导致黄河水势暴涨。声明发出没多久,日本就通过各种渠道称这是嫁祸。面对日方的态度,陈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强烈谴责了日军的暴行,表示绝不会被混淆视听,相信世界公正人士会看清真相。 随后,监察委员会从武汉远赴郑州慰问灾民。 黄河泛滥区的日军 决堤之后,日军对奔涌而至的黄河水猝不及防,很多人被淹死,一些武器辎重也无法使用,而此时中国军队迅速展开了反攻,豫东地区的日军基本得到肃清。日军预期进攻路线被打破,郑州到武汉的铁路又被毁,郑州的战略意义就没那么重要了,于是日军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改而退守徐州再到合肥与其他部队会合,准备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泛区形成减缓了日军前进的步伐,蒋介石抓住时机将大量人员、工业和物资转移到重庆。 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的4个月后,武汉失守。 黄河决堤灾民 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能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由于百姓没有及时疏散,洪水引发的瘟疫逃荒等使很多人死在了洪水中。此次事件造成约89万百姓罹难。且在随后的八年多时间里,黄泛区年年受灾,由此直接引发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仅河南一地就有300万百姓被活活饿死,数千万人沦为难民。 而据史料和各方估计,日军在此次事件中损失约为7000人。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公开的截图,原为黑白,由41图片老照片修复工作室使用数码技术手工后期上色,不涉及人工智能技术。 |
Damaged photo repair 老照片修复